中国经济半年报:稳中向好,韧性十足!

元描述: 深入解读中国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,分析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原因,展望下半年经济走势,探讨宏观调控举措效果,并盘点新质生产力发展亮点,最后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成就。

吸引人的段落: 2023年上半年,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、韧性十足的成绩单!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,国内经济运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,但中国经济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,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结构不断升级,成绩来之不易。这份成绩单背后蕴藏着哪些机遇和挑战?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如何发展?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,探寻中国经济发展背后的故事!

上半年经济运行回顾:稳中有进,成绩来之不易

上半年,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的成绩单,这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:

  • 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: 中国政府果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,包括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等,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,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  • 外需有所回暖: 尽管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,但部分主要经济体进入补库存周期,为中国外需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  • 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: 中国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,以确定性的转型升级应对不确定性的风险挑战,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

这份成绩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  •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: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.0%,对于中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,能够实现5%左右的中高速增长难能可贵。
  • 发展质量稳中有进: 产业向“新”向“绿”转型态势更加明显,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.8%,比一季度提高0.6个百分点;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,带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.8%,快递业务量突破800亿件。
  • 发展环境依然严峻: 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,通胀具有粘性,地缘政治冲突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,国内有效需求不足,企业经营压力较大,推动经济稳定运行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。

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:短期波动,不改长期向好大势

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.7%,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。对此,我们要辩证地看待:

  • 短期波动原因: 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有极端天气、雨涝灾害多发等短期因素的影响,也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有所增多,特别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,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等等。
  • 长期向好基础: 从基本面看、从中长期看,经济稳定运行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。二季度经济体量超过32万亿元,工业增加值、货物进出口总额都超过10万亿元,这些总量指标规模依然十分可观。就业形势比较稳定,二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年同期和一季度相比均下降0.2个百分点。

下半年经济展望:机遇大于挑战,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不会改变

展望下半年,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,国内困难挑战依然不少,但总体上,中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,稳中向好、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。

支撑下半年经济稳定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:

  • 供给支撑: 夏收粮油再获丰收,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、占比稳步提升、结构不断优化,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增强。
  • 需求支撑: 世界经济温和复苏,部分主要经济体进入补库存周期,有利于中国外需改善;居民消费潜力巨大,暑期旅游研学旺季、开学季、“十一”长假等将带动消费恢复;短板领域、薄弱环节和新领域新赛道投资还有很大空间,有利于带动投资增长。
  • 动力支撑: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,新能源新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成长,有助于对冲下行压力、增强上行动力。
  • 政策支撑: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不断显现,前期发放的专项债、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逐步转化为实物工作量,强化政策统筹、综合施策将持续形成政策合力。

宏观调控举措成效:精准发力,持续用力,形成合力

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,中国政府围绕扩内需、提信心、惠民生、防风险,靠前发力,加快推进一批针对性、组合性强的政策措施,随着各项政策逐步落实落地,政策效应陆续显现。

主要政策效果体现在:

  •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正在逐步释放: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,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.3%,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.1个百分点,贡献率达54.8%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,对拉动汽车、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增长起到了一定的“催化”作用。
  • 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: 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,扎实做好保交房工作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政策效应逐渐释放,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。
  • 超长期特别国债、专项债等发行使用为投资增长提供了资金保障: 有关部门统筹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、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中央预算资金,推动重点领域、重点项目建设,为推进投资领域提质增量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。

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:科技创新引领,转型升级势头向好

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,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今年以来,中国各地区各部门在稳定经济运行的同时,对标高质量发展需要,在转方式、调结构、提质量、增效益上持续用力,着力激发内生动力活力,以确定性的转型升级应对不确定性的风险挑战,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、势头向好。

新质生产力发展呈现以下几个亮点:

  • 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增强: 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,大国重器频频“上新”,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持续提升,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能。
  • 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: 新能源产业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、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实现较快增长,清洁能源体系加快建设,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有序推进。
  • 高水平开放继续深化: 货物贸易规模连创新高,从2012年的24.4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1.8万亿元,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从11.1%提升到14.2%,“一带一路”朋友圈扩容至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。
  • 基本民生保障有效: 继续加大保基本兜底线力度,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,切实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。

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成就:历史性跃升,全面深化改革成果显著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,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、发生新的历史性变革。

主要改革发展成就体现在:

  • 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: 2013—2023年,经济实现了年均6.1%的中高速增长,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,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%。
  •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: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显著增强,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投入强度为2.64%,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。
  •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提升: 工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,需求结构持续改善,消费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,新型城镇化取得显著成效。
  • 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: 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,清洁能源快速发展,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。
  •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: 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,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更加完善,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,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激发。
  • 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: 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果,居民收入稳步增加,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,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。
  • 安全保障能力逐步提升: 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,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,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突破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1.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

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有多方面原因,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、地缘政治冲突加剧、国内需求不足、疫情影响持续等。

2. 中国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?

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,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,围绕扩内需、提信心、惠民生、防风险,靠前发力,加快推进一批针对性、组合性强的政策措施。

3. 新质生产力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?

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,能够提高中国经济的效率、效益和竞争力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4. 中国如何应对未来不确定的外部环境?

中国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推动高质量发展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增强经济韧性,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。

5. 中国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?

中国将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,优化营商环境,促进市场主体活力,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。

6. 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?

中国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

结论

中国经济上半年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,成绩来之不易。下半年,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,要坚定发展信心,保持战略定力,深化改革,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,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、添活力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!